- 大部份的人都死在 Test,學不會,或是不能持久
- 物件導向學不好,也沒人帶 (這個時代不流行了)。Modeling 了老半天最後都是 Anemic domain model,用 database 思考的人比較多。
ES 坑真的有人跳耶... 一種 J2EE 的即視感.
Event Sourcing 和 Micro service 這類架構都不是一開始就該去選的, 無論你系統多麼的新, 想做多大多肥.
而是你開發到後來發現某個部份有一個很難解的問題, 然後剛好這類特殊的架構可以解決你的痛點, 這時候才會開始評估 (還不見得要用咧
這些症頭多半是前端工程師會有的
尤其不是本科系, 通常基礎比較差
不過只要不怕這些列出來的項目, 比方說接到要寫 c 的需求, 還是硬頭皮接下來寫, 而不是排斥推掉. 日積月累, 過了五年後自然這些毛病就會好了.
可是這五年會蠻難過的, 因為都在做你原先光鮮亮麗的前端不一樣的事, 你可能很快就轉行了.
撐得過就是你的, 撐不過, 你不會的名單只會更長...
Youtube 莫莫耕耘十幾年了,它現在會紅實在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釋的。台灣算是慢了一點,所以不是台灣創作者的努力讓 Youtube 紅,而是 Youtube 在國外紅了所以吸引更多的台灣創作者,之後就一起成長了。
台灣的 Youtube 內容多半還是和談話性、綜藝性電視節目一樣,製作成本低,也沒什麼知識性。英文圈這個問題也是一樣,只是受眾夠多,所以養得起製作成本高、有料的節目,(和台灣養不出 Discovery 一樣的道理)。成本固然是最大的原因,但觀眾的喜好就是搞笑、貓、政論...等等內容,創作者也只好跟著走了。
然後日本跟其他國家又不一樣了 -- 過去人家電視都是拍劇,他們偏偏建立了 Anime 王國。現在日本的 Youtube 也完全走到另一個極端,都是 Vtuber,這一點其他國家也是難以複製的。可以區域化發展到這麼極致也是 Youtube 厲害的地方。
你現在會察覺 Z 世代小孩都是在 Youtube 打混、Youtube 是首頁、是第一個會開的 App,但過不久這個現象會遍及所有世代,這已經在發生了。你現在可能還在看人家分享的 Youtube 影片而已,當你有一天驚覺自己也會主動開啟 Youtube App 時,那就是 Youtube 的顛峰了。
看看 dagger:
@Binds
@IntoMap
@ViewModelKey(StartPageViewModel::class)
abstract fun bindStartPageViewModel(
startPageViewModel: StartPageViewModel): ViewModel
這種 annotation 海我覺得還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