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莫莫耕耘十幾年了,它現在會紅實在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釋的。台灣算是慢了一點,所以不是台灣創作者的努力讓 Youtube 紅,而是 Youtube 在國外紅了所以吸引更多的台灣創作者,之後就一起成長了。
台灣的 Youtube 內容多半還是和談話性、綜藝性電視節目一樣,製作成本低,也沒什麼知識性。英文圈這個問題也是一樣,只是受眾夠多,所以養得起製作成本高、有料的節目,(和台灣養不出 Discovery 一樣的道理)。成本固然是最大的原因,但觀眾的喜好就是搞笑、貓、政論...等等內容,創作者也只好跟著走了。
然後日本跟其他國家又不一樣了 -- 過去人家電視都是拍劇,他們偏偏建立了 Anime 王國。現在日本的 Youtube 也完全走到另一個極端,都是 Vtuber,這一點其他國家也是難以複製的。可以區域化發展到這麼極致也是 Youtube 厲害的地方。
你現在會察覺 Z 世代小孩都是在 Youtube 打混、Youtube 是首頁、是第一個會開的 App,但過不久這個現象會遍及所有世代,這已經在發生了。你現在可能還在看人家分享的 Youtube 影片而已,當你有一天驚覺自己也會主動開啟 Youtube App 時,那就是 Youtube 的顛峰了。
我認為是因為要維護自家的 rendering engine 與 JavaScript engine 太費事,不如使用現成的 Blink 與 V8 還比較簡單
而那些基於 Chromium 的瀏覽器也可以做的很注重個人隱私(比如 Brave Browser1),所以各家還是可以實作出各自的特色,與 Google Chrome 是沒太多關係的
換個角度想,可以把 Google Chrome 視為 Google 基於 Chromium,並 深度整合自家服務 的實現
不少人看到現在 chrome 獨大, 就聯想到當初IE的問題會再發生.
其實 IE 的問題並非只是獨大, 最大的問題是 停滯不前.
bug 不修, 一堆安全漏洞, 企業也死抱著IE6 不放, 整個 web 都是一灘死水. 然後才讓 flash 佔據一片天.
這些問題在現在的 chrome 完全看不到. 所以類比 IE == Chrome 並不是適合
反到是 safari 才像是 IE, 因為跟 Apple 的利益衝突, 造成 safari 進展的很慢. 現在開發者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 firefox 或 chrome 都跑得好好的. 但就是在 iPhone 上有問題
我不是說 chrome 獨大不是個問題, 而是它的問題是另一個層面, 也許比當初IE時期更糟也說不定.
現階段就是 google 因為自己的利益, 所以會不斷強化 chrome, 不太可能停滯死, 只是它想要的可能跟其他人的期待相背 (browser 變得跟 OS 一樣肥大, 防追蹤隱私這種功能只會少不會多... 等等)